第502章:帝都定洛阳_大隋第三世
笔趣阁 > 大隋第三世 > 第502章:帝都定洛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2章:帝都定洛阳

  轰轰烈烈的入城仪式结束,一般众臣自行散去,这是惯例。杨侗出征是归来当天是不会处理政务的,若非必要,众臣自也不会在这一天打扰。

  不过今天打破了以住的惯例,杨恭仁等一干重臣一路跟到杨侗居住的秦王府。杨侗以为他们有要事禀报,便带着一群人到了王府正殿。

  众人坐定。

  杨恭仁道:“圣上,洛阳位居天下之中,把国都建于国土之心,有利于对四方的管控,从政治、军事上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四方天下若一处有变,身在天下之心洛阳的帝王都能及时应对,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还便于政令迅速通达,地方朝觑和交纳贡赋,体现帝业不偏安的积极奋进精神、不偏袒一方的公正精神。”

  “秦汉建都关中,闭关四以自卫是一回事,但如果没有八百里秦川产生的粮食优先保障,也无法立足。到了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期间,天下战乱频繁,作为关中农业命脉的郑国渠、白渠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又因河床下切等因素,灌溉面积减少四分之三,严重时甚至减少十分之九,导致产量急剧下降,使关中粮食供应发生困难,不得不严重仰赖槽运来的东关粮食。到我大隋灭陈统一天下后,‘地狭人繁’的关中粮食,已远不能满足数目庞大的中枢官吏、驻军和众多入京安居的人口需要,供应极端困难,东南粮食可以转输至洛阳,但转输至大兴得改用陆路绕过三门峡天险,既运量有限,又耗费耗时,到了大兴,一斗米价格飞涨十多二十倍,得不偿失。平时尚能勉强满足供给,一遇灾荒,连官员吃饭都成问题,如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人饥,文帝只得亲率关中官员和百姓就食于洛阳,到富庶的关东经济区的洛阳解决吃的问题,这消息到了西域都成了笑柄,突厥甚至笑称文帝为‘逐粮天子’。这还是和平年代,但若战事一起,关东为敌方管制,将无一颗关东之粮能进关中,我军占据并州,把控黄河之后,伪唐再无关东之粮便是最好的例子。”

  “相对于关中,洛阳临近冀州、幽州、辽东、江淮、江南等产粮重地,各地之粮食能够通过海运源源不断运至,特别是运河疏通以后,就更便利了!这里为国都,根本没有缺粮之险。且因为便利的水利条件,任何一方有乱,将士、武器、粮食即可登上商船战船开往前线,到了战场,将士们至于还能立刻以六七成战力投入战场作战,还不用担心后勤。”

  “武帝营造东都,虽然有政治、军事、文化、地理,乃至关陇集团等因素的考虑,但营造东都时,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故而臣认为武帝最注重的还是最现实的吃饭问题,没有充足粮食保障,国都就不可能形成中心,甚至导致国家沦为天下笑柄,尊严尽失。至于坐镇天下之心御四方这一层因素则位居其次;关陇集团固然势大,但是相对于当时的太平环境,以及武帝对天下的把控力而言,似乎显得不是太过重要。”

  杨侗聆听至此,大致明白了杨恭仁的意思,笑问道:“听伯父的意思,难道有人对国都设立之地提出了不同意见?”

  “正是如此!”杨恭仁点头。

  杨侗好奇的问道:“都提了哪些地方?”

  “提出的地方还真不少,有人说涿郡是圣上的起家之地,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为屏障,又能威慑北方、东北异族,是国都之首选,但臣等认为涿郡对于凉州、巴蜀、江南、岭南而言,实在太过遥远,若是天下一统之后,此四境任何一处有变,得益于鹰信之便,涿郡或许及时收到消息,但朝廷军队到位时,恐怕叛乱分子已经据有全州了,即便事后平定,但也耗费时日,损失人力物力无数,臣等以为涿郡实非国都之地;也有人说太原好,可它存在的问题和关中类似,都有缺粮的危险,与其定都太原,那还不如在关中呢,毕竟,关中更有利于控制丝绸之路,文化底蕴也比太原强,粮食方向还有巴蜀为后援!也能通过汉水调江南之粮入关。”

  “太原、涿郡也不行!”虽然涿郡成为明清之国都,但对于大隋肯定不适合,杨侗毫不犹豫就否决了。

  杨恭仁又说道:“相对于太原、涿郡,支持邺城者最多!因为它有漳水、运河、黄河之便,又临近产粮重地的辽东平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邺城虽好,但还是不利于用兵。”杨侗摇了摇头,道:“打关中之战、凉州之战时,朕就觉得调度缓慢,尤其是关中之战,我们前后调度大半年,若非有梁师都掩饰,李渊就不会让李世民率领主力去打薛举,更不会以一个兵力空虚的关中与我们交战,我们也就取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从龙势上说,洛阳龙脉起自嵩山,过峡时而北,变作岗龙。入手后分一支结北邙山托于后。山虽不高,蜿蜒而长。顿起首阳山,远映下首,于巩县而止于黄河之中。嵩山抽中干、起皇陵,山分出一支至黑石关,为水口。中扩为堂局,而四山紧拱,前峰秀峙,伊、洛汇于前,这是龙之右界水。稠桑、弘农、好阳等河流为左界水,流入黄河,绕于北邙之后,洛河悠扬,至巩县而与黄河合,真可谓一大都会也。”

  此言一出,满殿俱寂,一个二个不可思议的看着杨侗。

  “难道朕又说错了?”杨侗心下发虚,好端端的,说什么龙势啊,这不是把脸送上去给人抽吗?

  孔颖达笑道:“圣上没有说错!而是说得太好了,没有人这么详细说过洛阳龙势。圣上此番言辞当为洛阳龙势论之首!”

  “这样啊!”杨侗呵呵一笑,放下心来,又继续道:“我大隋的国都就定在洛阳了,这种事情以后无须议!”

  “有圣上这独到的洛阳龙势说,反对者必然心服口服!”

  “……”杨侗无语,你言下之意是:龙势、龙脉全是假的,完全是老子的牛吹得好。

  “对了,朕离开洛阳才短短几天,这大动干戈,呃,大兴土木的,又是怎么一回事?”

  杨恭仁笑道:“圣上,臣等知道圣上一直要把帝都定在洛阳,也很支持,但洛阳经过多年战乱,早已不比曾经,此番唐郑之战,城墙、城门、城楼都遭到一定的损毁,当然都要修复!帝都当然要有帝都的气象,城中水渠、河道要疏浚,洛水河堤要加固,城中街道、各坊街道像邺城那般,一律铺上青石;大雨之天千街不积水鞋不沾泥、干旱之时城不扬尘是最基本要求。”

  工部尚书姜行本接道:“紫微城皇城部分,历来是文武百官理政之所,但先帝兴建布局之时,考虑的是当时的官制,而我大隋现行官制又是不同,从当初的三省六部,衍生出了三省九部,而工部、礼部又衍生出部的职能‘司’,因此各部各司的衙门都要重新分配、布局。尚书省以前坐落在紫微城的东城,远离宫城、皇城,但是臣等皆认为尚书省是我朝的核心所在,应该把它迁入皇城之中办公,不仅可以就近向圣上汇报各项事务、及时接受圣上传召,还节省大量时间,提升办事效率!其他诸如十二卫、九寺等部门也要调整,这样就有很多官舍不合理,需要推倒重建!再考虑到各部以后或许会有新的司级衙门会诞生,因此各部所在地都要预置一些官舍备用,但这么一来就需要大动干戈,最终臣等一致认为修不如建,索性全部推倒,力求一步到位,做到条条大路都能各部中心衙门,条条主街都能迅速通达宫城三大殿。”

  隋朝和秦朝一样,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王朝,新生政体正在逐渐驱逐腐朽的旧有制度,而三省九部制是核心,大方向不变,但以后肯定有子部门的诞生,众臣能够想到这点并预留官舍,这就显得很有主见,思想、眼光都高出这一个时代,这也是杨侗愿意看到的积极一面,他感到很欣慰。

  “皇城的调理很有必要,你们的考虑也很周全,朕没意见!”皇城都一律推倒,众臣没理由不动皇帝居住的宫城,杨侗笑着说道:“如今天下尚未统一,收复之地也皆是百废待兴,宫城就没必要大动干戈了,稍作修缮即可。”

  孔颖达立刻站了起来,严肃的说道:“宫城虽没有惨遭破坏,但毕竟被反贼住过,很不吉利,经过重新推演,宫城的宫殿也要一律推倒重建。”

  “这就没必要了吧!”杨侗苦笑,他虽没有入住紫微城,但也到里面转过,虽不是原封不动,但王世充对之并没有造成破坏。

  “圣上!”魏征听到杨侗这话,好张黑脸显得相当黑,拱手道:“自古以来,帝都和皇宫便是一个王朝之颜面,紫微城不但代表圣上,更代表我大隋。天下虽未一统,却也是迟早的事情,况且东部突厥三部、西突厥各部、西域诸国、南室韦、靺鞨、高句丽、新罗、百济皆以大隋为尊,若洛阳、紫微宫太过寒酸,岂不是让人笑话?因此臣觉得这方面的花费很必要,不但不能省,还得尽最大能力做好!”

  “……”杨侗无语的看着魏征,这个魏征到底是不是那个魏征呢?值得认真研究。

  掌管民部、礼部、商部的尚书中仆射韦云起也支持道:“玄成所言甚是,圣上,我大隋铁军这些年屡战屡胜,每一战结束都获得大量战争赔偿,除去抚恤奖励军士、安顿百姓所用,都有大量盈余,府库历来就充盈无比。尤其是从高句丽皇宫和关陇豪族取来的财富,更是堆积如山。纵然要省,也没必要省在帝都和皇宫建设上!”

  管钱的民部尚书杨师道拱手道:“圣上,由于得益于先帝的大力支持,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差钱、不缺粮,更没有为武器装备发愁过;再加上一直勒索,呃,一直获得战争赔偿……致使大隋从来没有遇到亏本的仗,反正臣掌管民部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为国库发愁过,若是有,也是钱多闹的。”

  众人尽皆大笑。

  “只不过秉承圣上‘三年灾荒家家够粮’的战略储备宗旨,我们才没有放开手脚花稍罢了…我大隋很富有,真的不差钱!”

  杨师道这话一点没错,如果别人说不差钱那是装逼,但是到了杨侗这里,真就是这么一回事。

  主要是他的起家资本丰厚得让人震惊,除了洛阳的洛口仓、常平仓、太仓和紫微宫财富给他搬空以外,还有黎阳仓、涿郡仓、临渝宫仓也尽归他了!

  而杨广为第三次远征高句丽,准备了足够百万大军一年之用的钱粮武器,这些都丢在北平郡,这仗后来自然是打不起来了,于是便由李景在北平看守,最后全都落到了杨侗之手。而李渊史上凭以为恃的晋阳仓粮食武备,也被王威一律搬去了恒山郡!

  有这丰厚的家财为根基,杨侗起家之初哪里用得着为钱粮发愁?之后,他开挂一般的横扫域外,缴获的财富除了用着抚恤奖励,以及为国家建设供血之后,还有大量节余,他每次都大赚而归,钱财自然越积越多。

  而眼前这一切,得益于杨广给他留下的雄厚资本,如果没有这些,即便杨侗依旧屡屡战胜,也会因钱粮不足的原因,需要不时停止征战步伐,这样就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此刻一一回顾,杨侗对于那个自焚殉难的祖父充满了深深的感激。

  “既然帝都定了,那就尽快落实吧!”见大家都说不差钱,杨侗也懒得虚伪再三,一则有钱哭穷不是他的本性;最主要的是:如果他这个当皇帝不去享受,臣子也不敢享受,他们辛辛苦苦的卖命,却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后又有什么动力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为国效命?

  所以有的时候,皇帝穷奢极欲也是为国出力的一种表现。至少能够带起大家做事热情,争上之心!追逐名利是人的天性,杨侗并不禁止,也禁止不了,只要对方行得正、走得端,没有人说三道四,反而称赞此人有上进心!有能力!视之以为人生的标杆。

  “诺!”

  “对了,可有完整方案?”大隋颜面不是洛阳和紫微宫给的,而是万万千千将士手执锋利刀子,用鲜血和生命争回来的,如果从民间强征劳役,杨侗绝不答应。

  “禀圣上!”负责此事的工部尚书姜行本立即说道:“朝廷决定从各地奴隶、奴兵抽调五十万人手,这些人负责挖掘、搬运木料石料废料等重活,以百人为一个干活团体,每天都有规定任务,做完才能得到相应的食物,干不完的话,百人皆无饭可食,另外安排金吾卫负责监督、管理,对于那些不干活还想抢别人食物的进行严惩,甚至就地格杀!当然,这百人队的工头和两名副手有一定的好处,如果他们积极配合金吾卫管理,就不用干活,这样就形成了奴隶相互管理的局面,他们自己人管自己人更容易让其他奴隶接受。”

  看着姜行本那心照不宣的表情,杨侗嘴角抽搐了几下,事实上,这一套一直在奴隶队伍之中执行,而且按照大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逻辑,不仅是只管吃不给钱,还可以往死里用,死了也不用赔钱。大隋长城和境内各条坦荡官道就是这么来,说白骨铺就虽夸张,但死伤之众也高得难以想象。但,这跟大隋百姓有何干系?有,那就是出行更加便利、便捷。

  “另外,也招纳了一些百姓,不过他们干的都是轻松活儿,这些百姓也是以百人为队,本地百姓可以和坊间邻里的百姓为队,自行选出德高望重之人为工头,而来自周边的灾民流民则由朝廷代为组队,并指定工头,每天也都有规定任务,如果干不完规定任务,百人皆无工钱可拿,不过食物方面,皆是管够!最初,有一些好吃懒做的混子加入灾民流民队伍之中,平时不干活,却混吃骗钱,百姓最先敢怒不敢言,金吾卫砍了几十个之后,百姓们都敢主动举报了,此后但有发现,一律扔进奴隶队伍里,让他们品尝到了什么是地狱般的生活。”

  “很好……”杨侗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说得好有道理,朕竟然无言以对。

  “工钱方面,每天由民部官吏发放,刑部、御部官员负责监督,以避免监守自盗、私吞百姓工钱的事情发生,同时,为了避免联手贪污,刑部、御部官员每天监督的地方都不同。另外,还设立举报点,以供百姓举报!不过臣等多次乔装询问诸多务工百姓,私吞工钱的事情并未发生,当然,臣等也不敢放松,多重监督还会进行继续下去。”姜行本继续说道。

  “洛阳是我们入手不久的地方,百姓对我大隋的态度大多是半信半疑,修缮洛阳城是树立大隋朝廷诚信的良机,只要我们说到做到,百姓便深信不疑,如果有朝廷官员借机敛财或是罔顾百姓性命,百姓就会由半信半疑变成不再相信!人心一旦冷了,日后再难捂热。”

  杨侗顿了一顿,接着寒声道:“所以监督方面是重中之重,不能松懈一丝一毫,对于那些胆敢顶风作案之不法官吏,朕不管他职务有多高、以前立过多大功勋,一经发现立斩无赦!而胆敢包庇者,罪孽重万倍,必夷其族。”

  “臣等必然不负圣上重托。”

  一众臣子躬身应命。

  杨侗是否说笑无需验证,这位皇帝虽然年青,可要想诓骗他可不容易,而且对于贪官的手段向来是雷厉风行、铁面无私,若有人践踏大隋公信力,铤而走险的毁坏大隋良好口碑,被他一刀砍翻反倒是一种解脱,恐怖的是你想死,而死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诸多书友长期支持,哪怕停更了三个多月,也还有两万多位书友没有下架,因为大家的不离不弃,本书才取到今天的成绩;恳请大家一如既往,以投推荐票、投月票、订阅正版的方式给予支持。

  顺便分享一下即将到来的喜讯:

  今天下午两点,本书获得起点客户端-分类页-历史-本周强推栏目推荐;同时,还有新版网站-历史频道强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b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b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