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_再入仕途
笔趣阁 > 再入仕途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一十四章

  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先写个报告上来,并把改革日程表排出来。”二号首长略微一沉吟,就很快答应了下来,“我会派一个小组专门协助你的这次改革。”

  事实上,二号首长和赵政策都很清楚,教育体制已经病入膏肓,再不改革,只怕要毁于一旦了。

  而赵政策有了二号首长授权的尚方宝剑,得罪人的事情可以避一避,自然是很满意这种结果。事情要做,可得罪人的事情还是让别人做比较好。

  二号首长对留学生的事情非常关心,很快就派出了一个十二人工作组,让赵政策担任组长,远赴美国,进行考察。

  而这一去,赵政策在美国整整呆了一个月,整个工作组成员,足迹走过美国二十二个州,六十六个城市,九十八所大学,召开会议四十九次,同七千多名留学生见了面。召开座谈会六十六次,参加人数七百五十二人,与四百四十八名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做了个别谈话。

  赵政策颇为活跃,精神抖擞地穿梭于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底特津,华盛顿和纽约之间,深入各个大学讲坛,图书馆,宿舍。

  赵政策也完全放下了身份,经常睡在留学生宿舍的地板上,从深夜谈到天明,结识了众多的炎黄学子,获得了五彩缤纷的印象,然后加以严格的检索,归纳……

  国内的某些舆论认为,公费生身受国禄,可望归国,而自费生有相当的自由度,不会回来啦,有些人甚至愤怒地指责这种现象为投敌叛国。

  而赵政策在美国哈佛大学,见到了一个才貌出众的女孩,完全推翻了这种舆论。

  这个女孩叫做陈碧君,她的父亲原来是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新中国成立时,他毅然回到祖国。文革当中,他被关进了牛棚。为此,直到七九年,陈碧君也还不能跨入国内的高等学府,不得已飞越太平洋,自费到美国求学。

  临行前,卧于病榻的父亲把陈碧君叫到了床前,殷切地说:“学成之后,一定要回来,为祖国服务……”

  三十岁的陈碧君非常漂亮可人,却一直未婚,她在美国攻读管理秘书学位,半工半读。

  或许是和赵政策年龄相仿,谈得比较来的缘故,也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吧,漂亮的女孩谈到最后,居然流泪了:“我一定要回国的,我一定回去,一定!”

  陈碧君这个女孩给了赵政策太多的感动。

  也许,像陈碧君这样学业完成后决定立即回国的自费生目前尚少,申请到永久居留权的绿卡的人也许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留居美国。

  但是一个华裔学者说:在美国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华人,三分之二的主任工程师是华人。他们大都是美国的台湾留学生。

  这种现象带来的是,台湾有了世界先进的电子工业。现代科学已经没有了国界。

  一个又一个的留学生带给了赵政策太多的感动。

  谭国兴,原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后分别在伦敦理学院,纽约市立大学获得学位,专攻酒店经营管理,现在美国一家公司供职,待遇优厚。当他从美国当地报纸上看到祖国派人赴美招聘人才的消息后,立即给赵政策写了一封信。

  “祖国对外开放,建了大批酒店但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不得不让洋人来管理。想到这里,我毛遂自荐。我有七年的管理经验,希望回国后担任合资酒店的中方总经理,或者帮助祖国培养酒店管理的人才。

  万少红,斯坦福大学经济管理博士生,留学生联谊会主席,并被该校聘为副教授。为了祖国经济的振兴,他与许多自费留学生一道,决定为祖国在美国开设一家风险投资工资,并为此随同赵政策返回祖国。

  而万少红回国后,经过赵政策的推荐,受到了国务院和各大部委等领导同志的普遍重视。

  刘天科,旧金山州立大学半工半读毕业生,现在美国一家公司里担任执行经理。他见到赵政策后,说出的第一句话居然是:“为祖国效力,我分文工资不取,并且全力以赴,赤膊上阵。”

  而另一个留学生薄厚差更是心情迫切,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经营管理学位,已经在美国一家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听说了赵政策从祖国过来招聘人才,先后七次电话联系,见面之前,他在赵政策下榻的旅店等候了三个多小时。

  “黑乌市经济特区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才,如果你同意,可以在今年回去试工三个月,具体报仇……”

  薄厚差摆了摆手,打断了赵政策的话:“我决定夏天就去黑乌市经济特区,报仇我分文不取。熟悉业务之后,我愿意担任特区企业的驻美代表,为推荐特区的对外贸易奋斗一翻。”

  在赵政策接触的三十位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自费生当中,有十几位当即决定去黑乌市经济特区的工作。

  “殷殷慈母愿,耿耿报国情。”很受感动的赵政策在工作笔记本上写道,“在祖国建设和对外开放中,他们将发挥特殊作用。”

  美国的考察之行,给赵政策很深的感受,而给赵政策印象最深的是,留学生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觉越发深厚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陈佳明亲自做饭招待赵政策。席间,赵政策得知陈佳明这是到美国后的第一次买菜做饭。为了节省时间用于学习,他几乎每天都在啃面包。

  因为陈佳明是访问学者,学校每月为他提供八百美元,他几乎全用在资费进修英语和买书上。

  赵政策注意到,陈佳明出国时带的那双皮凉鞋,仍然穿在脚上。一问,陈佳明果然没有买过新鞋。

  “干嘛这么苦自己啊。”赵政策略微有些诧异。

  要知道,这些留学生随便哪一个回国,到沿海地区都是顶尖的人才,待遇自然优厚,总不至于窘迫成这样。

  “中国留学生差不多都这样。”陈佳明淡然说道,“公费生国家一般每月提供数百美元的生活费。同国内相比,钱是不少。但在美国求学,住宿费每月至少是两百美元。倘若精通英文,聘请个美国教师,一小时课程就得二十几美元。与我国不同,美国大学实行淘汰制,学校里没有铁饭碗。一个学期之中,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宜搜小说络里说国外留学生们基本上都是在饭店里端盘子,做清洁工,并不是空穴来风哪。

  要知道,公费留学生是得到了国家的帮助。公费留学生们也都知道,这是目前国家财力所能尽的最大的努力了。

  而自费留学生们就更加艰苦了,他们只能完全依靠打工赚钱来维持学业,白天拼命学习,晚上拼命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节假日的。

  “国内有些人认为我们在这里吃喝玩乐。”陈佳明苦笑着,“其实,这种艰苦,紧张的环境,在国内呆惯了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相对而言,因为二号首长特别要求,赵政策更为关系所谓的伴读问题。

  在普斯顿大学里,赵政策见到了彭小刚和他的妻子陈小花,夫妻两很是热情招待了赵政策,并且一起聊了一个上午。

  “谈谈祖国的建设吧!”

  “谈谈祖国的改革吧。”

  “谈吧,谈吧,别停下来,接着谈呀……”

  一直不停地谈的赵政策偶尔也闪过一个念头:“应该说国内对他们的传闻,应该问问他们,你们不回祖国了吗?”但是赵政策怕伤了他们的心,有所顾虑,始终没有问。

  陈小花原来是国内的一个编辑,她一方面支持彭小刚的血液,一方面已经在成人补习学校毕业,又开始攻读大学课程,学的是她在国内的老本行:信息传播学。

  陈小花甚至略微有些羞涩地低声说道:“我想孩子,可是这学习的机会,太难得……”

  而彭小刚说:“学成之后,立即回国。”

  赵政策却是很清楚,国内一直存在一种舆论:博士后政策使留学生拖期不归。因为美国有规定,取得博士学位后再进行十八个月科研。

  彭小刚则恰恰正在做博士后。

  国内还有一种舆论,留学生要是带老婆,说是什么伴读,这还能回来吗?

  而陈小花,正好是一个伴读者。

  事实上,美国的移民法规定: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留在美国做十八个月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必经过派出国同意。赵政策认为这种研究可以使博士生增强工作能力,拓宽知识,以便回国后适应国际高度竞争的局面,这也可以使留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效应。

  通过一个月的考察,赵政策也颇为这些第五代的留学生自豪,因为他们中间很多人成就非凡,甚至,可以用前途无量来形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b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b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