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悲愤_大明征服者
笔趣阁 > 大明征服者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悲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一十五章 悲愤

  其实真要说起来,科举改革与国子监的监生关系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因为监生和举人一样都是可以直接在吏部投档备案选官的,也就是他们不需要科举也拥有出仕的资格。

  但是国子监还是炸了……

  因为告示中说的很清楚,监生想要顺利从国子监毕业进入选官的话,需要加考两门,也就是科举四选一的两门辅科!

  这次科举改革影响最大的恰恰就是监生和举人!

  对于秀才还有童生的影响反而没有那么大。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能成为举人的什么人,必然都是饱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他们每日里钻研经义,拼了老命的去选题写题,为的就是鱼跃龙门的那一天。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的就是他们,既然是一心,那么自然不会去学别的,什么算学,什么格物、财经,谁会闲着没事干,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这些杂学上面。

  要学这些的,基本上也都是已经步入官场,再不需要经历科场厮杀的读书人,他们有精力去学这些,是因为时间足够或者治政需要。

  而举人,他们的目标就是会试,而会试考的就是四书五经,那么不学四书五经学什么!

  算学?格物,不存在的……

  举人跑到国子监来成为举监不选官,自然是因为对自己会试中榜充满信心,可现在倒好,还信心个屁。

  至于纯监生就更不用谈了,这些监生十有八九都是豪族、士绅之后,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几乎都是对科考没什么指望的学渣,然后家里面通过关系或者花银子,进国子监来镀金的,就等着在国子监混上几年,然后再找关系出仕的……

  现在好了,监生想要顺利毕业必须通过什么狗屁研究院的辅科考试,而且是有标准答案的考试!

  人情分没了,狗屁研究院在哪?不知道,研究院有哪些人,不知道……

  简单点说就是不通过,那结业就遥遥无期……

  监生岂能不愤怒!

  “荒唐,荒唐呐。”举监牧逸悲愤莫名道:“科举传承千年,乃是切断门阀任用私人之道,是吾等寒门学子进身之道,乃千年以降,历朝历代最大之德政,善政,岂可轻易更易之!天子革除天下弊政,天下无不称颂,然科举乃德而非弊,何须易之!”

  “牧兄此言乃是正理。”同为举监的陈钰也是满脸的不愤:“我等学子,埋头苦读十余载,日日攻读圣贤书,为的不就是能登天子堂,为君王分忧,理天下之政,如今天子滥改科举,可曾为我等读书人考虑!”

  告示跟前议论纷纷,几乎如出一辙都是在反对改革科举制度,看着一个个义愤填膺的监生,就仿佛是一群被刨了祖坟的家伙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我辈读书人,当伏承天门,向皇帝请愿!”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吼了一句,顿时噪杂的现场变的落针可闻。

  堵承天门……

  这事咱们干过,最后呢?

  马慎没死……

  再然后,晋地十一大商包括马家,死了一片……

  “生员不得妄议朝政……”

  吼一嗓子的监生,很显然是才入学没多久,也没经历过马慎的承天门事件,闻言顿时不服道:“天下人论天下事,陛下废了言官,本身就是堵塞言路,连政事都不能说,那还要我等读书人做甚。”

  这话一出,顿时说话之人身边空出一片。

  儒家读书人就是这尿性,他们吞吐心里面的不满没什么关系,但是只要涉及到自身,那肯定是会趋吉避祸。

  前车之鉴呐,不可不防呐。

  叫嚷的士子名叫谭贺,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仗义执言竟然会引起这样的反应,顿时有些懵逼道:“怎么?难道在下说错了?”

  众监生心道,你没错,但是你想做马慎,可他么的别连累了他们。

  当今天子可是有名的腹黑,属于那种要么不问,要是一问,那绝对会把芝麻大点的小事给无限放大的那种。

  众监生岂能不知道既然内阁把告示都贴在国子监门口,那就说明这大政已经无可更改,属于铁板钉钉了。

  他们议议,发泄发泄也就是了,让他们去堵承天门?

  天子若是不把他们的功名全部剥夺了才叫有鬼。

  “吵吵嚷嚷什么!”张璁背着双手走到众监生后面,脸上带着一缕怒意。

  “拜见祭酒大人。”众监生俯身见礼。

  张璁乃是嘉靖元年恩科进士,二甲进士出身第七名,简拔入翰林院,按照官场资历排序,他差不多得在翰林院熬九年才有机会离开翰林院,然后外放为官。

  然而短短四年,张璁就从翰林院熬出头,直接成为国子监祭酒,这等升迁速度,当真是简在帝心。

  确实是简在帝心,因为张璁的国子监祭酒就是皇帝亲自任命,想当初张璁殿试时候一篇关于漕运之弊的文章深得皇帝赞赏,群臣就已经知道张璁前途无量。

  但是再怎么无量,官场的基本规则还是要守,这个规矩就是资历。

  张璁资历终究太浅,然而他运气不错,天子改革官制,不管是地方还是京城一下子就多出不少的官位,官员不够用,自然要从翰林院优先去选。

  于是近半翰林步入官场,也就是说张璁完全是搭上了官制改革的顺风车,拥有了一飞冲天的资本。

  张璁当初写漕运之弊,就是为了博取皇帝的好感,这倒不是说他就一定是幸进之臣,可以说官场中人但凡有机会,谁不愿意投皇帝之所好,进而简在帝心,当然,原则问题除外。

  张璁很感激皇帝,但是哪怕出任国子监祭酒这样的品不高却权重的位子还是有那么一点失落。

  因为张璁太了解嘉靖帝了,他当然知道嘉靖帝并不重视儒学,而国子监虽为大明最高学府,可监生却都是儒学学子,自然也不会被天子重视!

  如果张璁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的话,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冲进燕京大学,然后一脚将杨慎踹飞,自己来担任燕大之祭酒!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b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b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